首 頁
學校概況
學校簡介
校園建設
學校歷史
組織架構
校園風采
最新動態
訓練競賽
運動訓練
運動競賽
運動保健
歷史成績
文化教育
文化教學
學生管理
教研科研
技能鑒定
行政后勤
規章制度
后勤保障
安全保衛
黨團建設
支部建設
團委園地
學生活動
基地建設
國家基地
國家單項基地
省級單項基地
青少年俱樂部
招生就業
招生信息
就業指導
當前位置>>首頁>>最新動態>>
揚州市體育運動學校2017年中職教育質量年度報告
閱讀
:1254
發布時間
:2018/3/12
揚州市體育運動學校
2017
年中職教育質量
年度報告
根據江蘇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17年度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報告編制和發布工作的通知》要求和相關工作部署,我校遵循認真嚴謹、實事求是的原則,認真對照報告編制發布標準,并結合2017年我校中職教育工作實際情況,在充分回顧、梳理和總結的基礎上,編制揚州市體育運動學校2017年中職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并匯報如下:
一、辦學基本情況
1
、學校概況
揚州市體育運動學校坐落于揚城西區體育公園,校址揚州市七里甸路2號,是1986年由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一所中等專業學校,也是江蘇省首批市級體育運動學校,現已形成了集中專體校、體育中學、業余體校、體育科研所為一體的市級綜合性體育類學校。學校經國家體育總局和江蘇省教育評估院評審,分別于2004年和2012年成功創建“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和“江蘇省三星級中等職業學校”并掛牌至今,目前學校開設運動訓練專業。
學校以“讀訓并重”、“教體結合”為辦學準則,堅持“以輸送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服務為宗旨”,把培養高水平體育競技人才與培養具有良好體育職業技能的復合型人才有機結合起來,在大力提高學生職業技能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確保學生的健康成長。
目前學校集教學、訓練、科研、培訓、服務于一體,
以努力拓寬體育類中等職業學校生存空間與辦學效益為己任,在發展中
不斷改革和探索。
2
、設施設備情況
揚州市體校占地面積140448平方米,建筑面積51353平方米,主要分教學辦公、實訓、生活三個區域,其中教學辦公樓建筑面積為5800平方米,內設行政處室、會議室、科研醫療室;教學部分占三層,內設多功能報告廳、教室、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物理化學實驗室等,教室配備有多媒體教學設備,校園廣播系統均接到每個教室;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 1.5萬冊,電子圖書2萬冊,其中專業圖書0.7萬冊,計算機教室有計算機60臺,電子閱覽室的席位60個;學校實訓樓建筑面積近20000平方米,內設10個校內實訓基地。同時,學校各項體育設施配套齊全,學校建有綜合訓練館、綜合球類館、室內田徑場、室內游泳池等,有承辦省級以上比賽的能力。此外,建有學生宿舍樓1幢,面積為4200平方米;食堂面積為1000平方米,有就餐席位300個。學校固定資產總值約8500萬元。
3
、教師隊伍
2017
年度學校在崗教職工46人,其中專任教師35人;專任教師92%達本科以上學歷,高級職稱教師6人,中級職稱教師23人,中級職稱以上教師占專任教師的65%;專業教師22人,具有高級以上職業資格6人。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488人,專任教師與在校生數比為1:7。專任專業教師中“雙師型”教師25人,比例為70%。為提高辦學水平,認真貫徹揚州市中職學校星級評估標準和要求,學校還加強與企業和學術單位的溝通,向企事業單位和高等學校聘請兼職教師,目前學校兼職教師6人,比例為27%。
2017
年度學校專任教師與專業教師人數與上一年度無變化。
4
、學生情況
2017
年度學校新招學生171人,其中初中62人、中專109人;2017年度在校生488人,其中初中252人、中專236人;2017年畢業學生141人,其中初中102人,中專
39
人。
二、學生發展情況:
(一)堅持德育為首,創造文化氛圍
針對體育類中職學校特有的學生運動員或運動員學生的身心特點,學校樹立“要成材,先成人”的教育理念,嚴格執行《江蘇省職業學校學生管理規范》,狠抓學生一日常規養成教育,牢固建立以班主任為主體,校長室、黨支部、教導處、團委、學生會構成的學校學生德育工作網絡體系。2017年學校將政治思想教育、行為道德教育、職業生涯規劃、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作為主要德育教育內容,通過各種有效形式經常性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禮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與指導,同時圍繞校園文化主題積極開展各類主題的教育教學活動、社會實踐活動以及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通過組織健康、消防等各類講座、各類節日匯演、對抗賽、趣味運動會等師生互動活動,并安排學校學生參加市內或本系統舉辦的如揚州半程馬拉松等體育賽事的輔助裁判和志愿者服務工作,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努力使學生學習文化知識、培養專業技能、提高綜合素質的同時,也豐富了校園文化氛圍,促進了學校校風、教風、學風的進一步養成。
(二)做好學生保障,培養有用人才
我校既是一所體育類中等專業學校,也是一個競技體育基層訓練單位,在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成為我國體育事業面臨的一項日益突出問題的今天,如何做好相關保障,解決學生、運動員“出口”問題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我校也一直進行著這方面工作的努力探索。
2017
年以來,學校學生管理部門繼續以學籍管理為抓手,對學校學生、運動員的學籍進行了梳理,重新定義和規范學生運動員的入學、轉學、借讀、休學、復學、升級、畢業、考試等工作,為他們從根本上提供文化教育保障,各階段的繼續教育和深造得到有機的銜接。
在學生升學工作中,今年5月和6月,我們分別組織中專畢業生和初中畢業生參加了普通高校運動訓練、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單獨招生考試和揚州市初中學業統一考試(中考),
今年我校中三年級34人報名參加體育單招、對口單招和注冊入學等升學考試,其中8人達本科分數線,25人達大專分數線,分別被蘇州大學、上海體院、南京體院、鹽城師范學院等大專院校錄取,錄取率達97%,保證了我校運動員各階段的繼續教育和深造得到有機的銜接。
根據省教育廳相關政策,學校認真落實中專生免學費和助學金發放工作,嚴格該項工作的落實措施和程序,2017年,學校中專部在校生
236
人,全部免收學費,并按規定按人數發放助學金到位,無任何違規、違紀的行為和情況。
通過學生問卷調查,我們發現,目前學校在校生和畢業生對學校開展的理論學習、專業學習、生活、安全等各方面,滿意度均達90%以上。
(三)積極參加技能比賽,提升專業競爭力
為進一步提升學生專業技能,為他們將來的升學、就業提供更好的保障,2017年我們繼續抓好我校學生的技能比賽(省賽)參賽工作,今年以來,我們組織學生共參加了摔跤、跆拳道、擊劍、蹦床、拳擊、柔道、散手、網球、舉重、田徑、游泳、足球、羽毛球等13個項目的省比賽,獲得
金牌數38枚、獎牌數113枚、總分1139分的成績,已取得的金牌和總分雙雙占揚州全市金牌數和總分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此外,由我校(基地)培養和輸送的運動員,在今年舉行的各類國際和全國比賽中,也取得了優秀的成績。
其
中王嬌代表中國隊獲
2017
年摔跤世界杯(俄羅斯)女子69公斤級自由式亞軍
;高文靚代表中國隊獲2017年亞洲少年田徑錦標賽女子5公里競走季軍;王琦獲2017年全國少年(U18)田徑錦標賽暨世少賽選拔賽男子鏈球(5kg)冠軍;孫逸辰獲2017年全國蹦床錦標賽團體冠軍、雙人季軍;柯景棟獲2017年全國少羽賽團體冠軍;王嬌獲2017年“新動力杯”第十三屆全運會資格賽暨全國女子自由式摔跤錦標賽亞軍;崔玉潔獲2017年全國青少年射擊錦標賽團體季軍。
三、教學建設情況:
(一)強化專業建設,推進課程改革
學校面向市場辦學,創新辦學理念,重視專業拓展,強化內部管理,努力打造行業品牌。2017年學校根據對揚州市社會事業發展的調查研究、了解市場需求,及時、合理調整專業結構,注重專業外延和內涵的拓展。學校新成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通過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成員收集各種專業建設信息,定期召開會議,為專業建設提供服務,根據學校發展規劃和社會需求及時調整專業發展方向。學校制定長遠規劃,不斷拓寬專業群,形成專業鏈。學校積極進行課程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始終堅持“以體育技能為特色、以綜合素質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本位、以市場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學校推行“理實一體化”教學,堅持文化課教學為學校專業課服務,專業基礎課教學為專業實訓服務;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了學校課程改革方案,調整、充實課程內容,加強課程的實施與管理,建立多元課程評價體系。目前開發校本教材 2本,實施了10個項目化課程,初步形成了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
(二)注重教師培養,提升整體素質
根據我校內涵發展和專業建設需要,學校制定了師資隊伍發展建設規劃,根據教師培養的不同目標層次,分步實施引進、培養、培訓計劃。根據省、市體育行政主管部門的項目布局和學校專業發展需要,引進或外聘行業高技能人才擔任專業教學工作,促進了學校的專業教學與社會生產、前沿科技的有機結合。近兩年,學校先后聘請了6名經驗豐富、在行業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專業人員,分別擔任專業理論教學和專業實習指導教師。人才引進計劃的實施,對于迅速提高專業教師的整體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現有學校專業的專任教師基本上每二年輪訓一次,除參加省體育局的專業培訓、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業務培訓、骨干教師培訓等項目外,學校還通過校本培訓,結合教師專業崗位需求,分批安排專任專業教師到高水平專業運動隊實踐。鼓勵教師考取相關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促進了“雙師型”教師的快速成長。通過近年的努力,學校專業教師任職結構日趨合理,“雙師型”技術骨干比率不斷上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升。
(三)加大設備投入,改善辦學條件
雖然體育類學校專業強、辦學規模較小,資金來源單一,但我校自2010初遷入新校區以來,依然想方設法籌措資金,加大專業教學實訓設備投入力度。2017年全年,作為江蘇省第十九屆運動會承辦和參賽工作的重要單位,在市委市政府和市體育局的關心和幫助下,學校按步驟對學校校園形象和各項基礎建設進行改善和提升,并于12月基本完成校園環境整體改造提升工程。
在加快學;A建設的同時,學校還投入大量資金購置教學設備。近年來已投入200萬元添置了多媒體教學設備4套、紙質圖書5千冊、電子圖書4千冊,以及教學用計算機60臺,滿足了現代化教學的需要。為了更好地給學生學習提供便利條件,學校建設了電子閱覽室,可以供學生網上瀏覽、查閱和學習。學校還曾投入200萬元購置了大量的實習實訓器材如:國際標準綜合力量訓練器材、跆拳道訓練設備、拳擊比賽臺、擊劍臺和一系列專門器械。目前學校的硬件設施處于全省同類同級學校的領先地位。
(四)強化培訓機制,努力服務社會
為了更好服務社會經濟發展,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學校也十分重視對社會人員和青少年的社會培訓。我校專設對外培訓的機構,制定有社會培訓的中長期計劃,有規范的培訓管理制度,并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學校人力、物力資源,開展體育職業技能培訓、運動技能培訓和社會體育活動指導。2017年,我校分批次先后培訓社會人員300多人,獲得社會的普遍贊譽。
四、保障措施:
1
、在學校主管部門揚州市體育局的領導和支持下,近年來我們不斷加大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建設的經費投入,用于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體系改革、實訓實習建設、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式方法改革、考核方法改革、多媒體課件開發、特色教材建設等。
2
、加大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今年以來,與江蘇省兄弟城市及省外兄弟單位開展合作,增加了數個運動訓練專業校外實訓基地。
3
、學校制定了一系列獎勵措施,對獲得國家級、省級、校級精品課程的專業及個人給予獎勵,鼓勵廣大教師積極開展課程改革,參與精品課程建設。
五、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
(一)專業設置比較單一
目前學校共開設一個專業,“運動訓練”專業,設置較為單一,學校將緊跟市場需求,認真調研、論證,設想開設“休閑體育”、“體育保健與康復”等專業。
(二)缺少研究型和高學歷的教師
現有教師隊伍雖能滿足目前教學工作,但從學校長遠發展的角度看,學校缺少省級名師和市級教學骨干,具有研究生學歷教師過少。學校將進一步完善培養培訓機制,推進教師的繼續教育和教師的進修工作。
總之,我們將緊緊抓住江蘇省第十九屆運動會的承辦和參賽工作的重大機遇,對校園進行高標準規劃,充分整合學校優勢資源,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和專業建設,加快課程改革步伐。我們將堅持走“特色化、精品化”發展之路,提高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并逐步擴大辦學規模,在為國家培育更多優秀體育競技人才的同時,努力為社會培養更多有一技之長的復合型體育人才,努力為國家“奧運爭光計劃”、“全民健身計劃”做出更大貢獻。
揚州市體育運動學校
2017
年12月20日
返回
打印
上一條:
市體校運動員孫逸辰獲2017年全國青少年蹦床錦標賽冠軍
下一條:
市體校開展祭掃烈士陵園活動 緬懷先烈弘揚精神
閱讀排行
公示
市體校運動員王嬌獲獲2018年加拿大杯女子自由式摔跤邀請賽冠軍
省體育局副局長王偉中一行來我校視察調研
棗莊市體育局來市體校交流考察
市體校運動員孫逸辰獲2016年全國青少年蹦床錦標賽冠軍
我校與揚州宋夾城體育公園合作開展網球項目業余訓練
揚州體校舉行2015年元旦聯歡會
國家男子競走隊來我校集訓
揚州體校摔跤教練執法青奧會
我校運動員在2015揚州半程馬拉松賽十公里組比賽中取得優秀成績
站內搜索
關鍵字
類 別
標題
內容
范 圍
選擇欄目
學校概況
最新動態
訓練競賽
文化教育
行政后勤
黨團建設
基地建設
招生就業
通知公告
專題欄目
©2025 CopyRight 版權所有 揚州市體育運動學校 yzstx.net 未經許可 嚴禁復制
地址:揚州市七里甸路2號
電話:0514-89790012 傳真:0514-89790012 電子郵件:yztxbgs@126.com 郵編:225009
訪問人數:1070584
網站管理
蘇公網安備32100302010125號
国产一级A片久久久久_欧美乱伦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Ⅴ专区_久久亚洲欧美综合激情一区
五月天婷五月天综合网在线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
在线日本道二区免费v
|
日韩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国产二区
|